每月一题聚共识|协商共治助力餐饮油烟治理取得实效

Posted by admin / 2024-09-11 09:46 / 厨房排烟改造,食堂烟道改造 / 124 / 0

餐饮业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,具有繁荣消费、保障民生、稳定就业的重要作用。但同时,餐饮业布局贴近消费者,污染物多排放在人口密集区,易对周边群众产生影响。餐饮油烟扰民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。为推动问题有效解决,北京市将“餐饮油烟治理”列入2024年“每月一题”工作机制进行重点治理。市政协组建“餐饮油烟治理”议题监督小组,由人口资源环境和建设委员会承担该议题民主监督的组织、服务和保障工作。

问题导向,项目化推进,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

餐饮油烟问题突出,主要是由于国家取消对新设立餐饮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审批、备案管理后,源头管控比较薄弱,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难以在事前得到全面有效落实;餐饮单位治理能力有待提高,净化设备重安装轻维护问题仍然存在;主管部门面对“达标扰民”“扎堆扰民”等问题缺少有效发力点,部门整治合力有待加强;基层在解决重难点区域集中问题的手段仍需拓展,重点问题攻坚能力需要提升。油烟扰民问题治理涉及多个部门、多个主体,涵盖领域、主体比较广泛。

“每月一题”民主监督打破了委员所在专委会和界别的限制,“餐饮油烟治理”议题监督小组由35名委员组成,来自19个界别、8个专委会,涵盖规划、环保、能源、城市管理、材料科学、法律、医疗等领域。议题监督小组充分发挥委员专业优势,坚持问题导向,以项目化方式推进监督工作。第一时间走访市生态环境局,了解我市餐饮油烟治理工作情况及“一方案三清单”制定情况;针对任务清单中的重点工作,实地调研东城区新世界商场、朝阳区百环家园、丰台区西铁营万达广场等重点区域,动员议题监督小组委员就近就便开展自主调研,在履职平台开展网络议政,参加政府相关部门协调会,广泛收集意见建议,深入开展协商式监督,并积极从选址规划、技术更新、执法检查、宣传教育、生活习惯转变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,助力问题解决。7月25日,柳晓雷、相均泳委员在“接诉即办”改革专项小组7月月度例会上,作了专题发言。

市区联动,分区域破题,深入调研提出意见建议

议题监督小组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,深入餐饮业态集聚、矛盾诉求突出的商住综合体开展调研。针对各区面临的实际问题,聚焦重点区域开展调研,并联合区政协委员协同调研,发挥区政协开门就是基层、出门就是群众、联系基层紧密的优势,系统梳理当前餐饮油烟扰民的问题诉求,找准根源症结,提出思路建议,推动主责单位深化“未诉先办”机制,着力推动以“一个”问题解决向“一类”问题解决的转变。

东城区崇文门新世界商场为上宅下店建筑,排烟管道设备较为陈旧,是投诉重灾区。区相关部门和属地街道社区积极推动商场开展业态调整,对烟道进行改造升级,疏解重油烟餐饮单位,并加强联合执法,推动油烟扰民问题解决。簋街是京味美食的一张“金名片”,一公里长的大街上集中了110多家餐饮企业,治理难度较大。东城区结合城市更新改造,为簋街全部餐饮企业配备在线监控设备,对照油烟排放量级,采用红黄绿不同颜色进行分级分类管理,实现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基层少做功”。为进一步系统根治油烟扰民问题,委员们建议,将餐饮油烟治理纳入楼宇改造、城市更新等工作中,强化统筹协调,解决群众切身问题。柳晓雷委员建议,加强行业统筹和选址引导,合理设置餐饮集中区域,通过“选址引导清单”将餐饮企业向商业综合体、集中治理设施较完善的公共区域引导;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先进油烟处理设备和去异味设备,鼓励技术攻关,降低运维成本;同时,提升处理设备在线监测能力,强化对油烟排放的科学管理、精准监测和全过程管理。

丰台区西铁营万达广场与居民小区距离过近,油烟噪声诉求集中。区生态环境等部门推动企业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,通过油烟净化设备升级改造实施生态损害赔偿后的整改修复,推动问题解决。调研中,委员们建议,推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,利用赔偿资金进行改造,促进餐饮单位切实履行生态环境损害整改及修复责任,同时压实业主和物业责任,与餐饮单位共同承担改造资金。

多方参与,开放式解题,形成社会治理合力   餐饮既是惠民生的重要领域,也是群众“家门口、窗户边”的主要环境问题。餐饮油烟治理点多面广,涉及多个委办局,以及各级政府、街道社区、物业公司、餐饮单位和居民等多个主体,形成治理合力难。周边居民、餐饮单位、物业企业等各方诉求繁杂,争取多方满意难。

朝阳区百环家园甲3号楼及甲19号楼是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连廊式餐饮聚集小区,高峰时多达4个美食城、100余家档口同时营业,餐饮单位产生的噪声、油烟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。街道先后召开改造动员会、商户协商会、升级改造专题工作会、设备升级动员会等专题会议,先后3次组织辖区居民开展座谈,最大限度凝聚共识,形成“主动治理”“用情治理”“联动治理”“协商治理”“系统治理”的“五治”融合新方法来解决油烟扰民问题。议题监督小组经过深入调研,进一步提出深化公众参与、多方协商共治是解决餐饮油烟“达标扰民”的重要途径。相均泳委员建议,构建多方议事沟通平台,在街道层面搭建由居民代表、商户代表、物业公司、政府部门等多方参与的议事沟通平台,促成市民、餐饮商户参与治理决策,综合多方诉求,寻求各方意愿和权益的最大公约数;生态环境部门在进行监管监测、餐饮商户进行治理等过程中,邀请市民参与决策和监督;开设餐饮油烟治理市民开放日,邀请市民代表参观了解治理过程和成效,推动市民参与治理全过程。

针对净化设施后续清洗和维护开支较大,餐饮企业对设施进行维护升级意愿不高等问题,长期从事餐饮企业经营管理的赵莉委员建议:借鉴香港等地油烟治理经验,引进先进的油烟净化设备和管理理念,转变治理理念,变管理为服务,加大宣传、引导、教育力度,激励餐饮企业落实油烟治理责任。 同时,议题监督小组还建议,应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引导,转变居民生活方式,结合开展“健康北京”行动,广泛宣传绿色低碳、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,引导市民转变生活方式、多选择以蒸煮类等健康烹饪方式为主的餐饮,减少对烧烤、油炸类食品需求,让市民健康行动成为餐饮油烟治理的推动力量。

 下一步,议题监督小组将继续紧盯餐饮油烟治理中的重点问题,持续开展民主监督工作,强化精准监督、靶向监督,与生态环境等部门同频共振、同向发力,以有力有效的民主监督,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bjzx.gov.cn/zxgz/zxdt/202408/t20240815_48593.html

注:本文转载自北京观察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全国统一客服热线

010-63276613 / 010-68468133

7x24小时客服热线: 185 1932 8639